小贩中心的色彩

红和橙色美耐皿餐具让云吞面看起来更美味。(蓝郁摄)

岛国的小贩中心不仅美食荟萃,连碗盘也色彩斑斓,自成一格。最近出版的《美耐皿——狮城小贩本色》(Hawker Colours: Melamine Tableware in Singapore)一书,就从我国小贩中心所用的美耐皿碗盘,探讨这些餐具如何打造小贩中心的鲜明形象。

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,虽留意到小贩中心餐具的多种色彩,但由于过于平常和普通而没有放在心上。对一些摊贩所用的颜色碗盘,也早已有了固定印象,潜移默化中融入用餐体验。

据悉,美耐皿是在1973年取代小贩们常用的瓷碗盘。由于陶瓷易碎且容易滋生细菌,政府规定所有小贩改用较耐用的美耐皿。当时共有10种颜色,后来减至目前常用的红、橙、黄、浅蓝和浅绿等颜色。

自从认识了美耐皿一词,最近到小贩中心果腹充饥时,不自觉会留意餐桌上的色彩配搭。无可否认,颜色若搭配得宜确实会食欲大开,无疑是一门舌尖上的视觉美学。我观察到,红和橙色盘最适合炒粿条、云吞面;浅绿色适合叻沙、菜头粿、福建炒虾面;浅蓝色用在海南鸡饭更加令人垂涎欲滴。至于甜品,只要不是白色,任何颜色皆可……

从报道中读到,美耐皿碗盘的选色是一些摊贩助手和厨师之间的“暗号”,顾客们点了什么菜就以个别颜色来区分,相当有趣。美耐皿也蕴含难以割舍的亲情。有个位于亚当路熟食中心的马来面食摊特别选用黄色餐具,因为这是摊主已故父亲当年挑选的,其父认为黄色能让食物看起来更美味。摊主继承父业后沿用至今,他说这是对父亲的思念,令人动容。

有意思的是,小贩中心的美耐皿餐具似乎仅限于小贩中心内使用。我们在家吃饭所用的餐具再简单也不会用小贩中心的餐具,感觉格格不入。上餐馆或酒楼用餐更不会看到,毕竟餐馆讲究摆盘,使用花边设计的陶瓷餐具才能凸显餐馆的贵气。

色彩丰富的美耐皿餐具显然已成为我国小贩中心的独有特色。然而,随着小贩中心开始实行中央清洗系统,摊贩们都不再选购自己的美耐皿餐具,须向清洗公司租用。为了经济考量,以及方便清洗后的分类与归还,美耐皿餐具的选色也减少至两三种。

看似微不足道的美耐皿餐具早已深入民心,对塑造小贩中心的鲜明形象有一定的影响。倘若有一天这些美耐皿餐具仅剩一两种颜色,我们在享用小贩美食时,会否变得乏味?小贩中心的鲜明形象又会因此黯然失色吗?

刊登《联合早报》副刊之「专程行走」专栏
30/4/2024

创作才女


郑华娟的个人音乐专辑虽不多,但每一张都唱出她的生活故事。(蓝郁摄)

我是无意间从台湾歌手郑怡的脸书中得知郑华娟逝世的消息,颇为震惊。郑怡倒是写得从容,忆诉她当初身为民歌手到台中演唱时,常去郑华娟的家闲聊,那是一个很有气氛的老式平房。她形容郑华娟为那个年代的文青歌手,皮肤白皙超有气质。她还感谢郑华娟创作了《天堂》,影响众人,成为她很重要的代表歌曲。

我们听华语流行歌曲长大的这一代人很少人不知晓郑华娟,她的创作委婉动听,嗓音具特色,她的几张CD我都有收藏。我一直认为她和王新莲的《往天涯的尽头单飞》合辑不仅是个概念性很强的专辑,也标榜现代女性勇于追求理想的自由。

这几周,社媒频频出现郑华娟上过节目的录影片段,我对这位创作才女有了更深层的了解。郑华娟主修古典乐,有扎实的音乐根底。她谈吐大方,为人豪爽,酷爱旅行的她19岁那年独自到欧洲背包旅行,吸取诸多创作灵感。

郑华娟在德国的森林里偶遇未来的家婆,随老妇回家喝茶而认识未来的先生Michael(老德)。两人成为笔友,鱼雁往来八年之久才结婚。她透露当老德从德国拨电向她求婚时,她犹豫了一个晚上。当时她在台湾家中的阳台偶然看见一颗红色流星划过,似命中注定,便答应远嫁德国。

之所以欣赏郑华娟主要是她的词曲创作跨越年代,非常多元。从张艾嘉小品式的《箱子》、优客李林的励志性《少年游》到近期陶晶莹很揪心的《太委屈》,一个创作者能有如此能量确实不简单,在流行乐坛少见。

郑华娟曾受访说,她为歌手写歌前会和他们深谈并观察他们的神态,写歌时便以歌手的特质量身创作。这说明了郑华娟的创作虽没有李宗盛或陈升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,她却对歌手的性格和声线了如指掌,拿捏得恰到好处。

郑华娟说她非常喜欢大自然,因此她的歌曲中总会出现山水、阳光、星星等。在她所创作的三百多首歌曲当中,我最爱她自己演唱的《漂泊的心停泊在基隆港》;歌词有故事性,编曲用了手风琴,很有味道。也因为这首歌,让我在一次的台湾自由行中,去了基隆港感受歌曲的意境。

词曲创作以外,郑华娟也是个多产作家,出版超过20本书。近几年,她还钻研咖啡,考取顶级咖啡师文凭。看了她传授咖啡泡制的视频,方能感受她精益求精的生活态度。

60岁的人生突然戛然而止,难免叫人惋惜。或许人生本来就不该计较长短,而以宽度和深度来定义其价值,这样想也就比较容易释怀。郑华娟以她的知性与才气活出精彩,人生不虚此行。

刊登《联合早报》副刊之「专程行走」专栏
16/4/2024

简化服务

无人值守便利店采用AI技能操作,是带来便利还是不便?(蓝郁摄)

城里近几个月开了两家无人值守商店。先是位于滨海中心地铁站的7-Eleven便利店,紧接着是邻里商场内的日本糕饼店Chateraise。

顾名思义,无人值守店即是没有店员看管的商店,顾客在进入店内前必须下载相关应用,加上信用卡或转账卡后,再扫描二维码(QR码)才能进入。据报道,商店靠智能摄像机、人工智能和感应器记录顾客选购的物品。

无人值守店在一些科技发达国家不算新鲜事,如今来到自家门前,或许正处于初试阶段,似乎没有引起太大回响。我这个老派人一想到要下载应用又要结合信用卡,就这几个步骤已经让我却步。然而,不能不排除未来有更多这类商店的出现,改变我们的购物习惯。

随着科技日新月异,像无人值守店使用高端科技省去员工的“简化服务”营业模式愈来愈普及。最近和老友们到不同餐馆用餐,大家都必须用手机扫描贴在餐桌上的QR码来浏览菜单和点菜,已经没有服务生上前为食客点菜了。

我起初很不习惯这样的点菜方式,主要是从手机屏幕看菜单很考眼力(尤其有一定年龄后),不像看印刷菜单那样一目了然。再来,从手机看菜单,若手机几分钟没动静而进入静态中,就必须重新扫码,相当不便。

多上几次餐馆后便渐渐习惯这样的点餐方式;是啊,唯有跟着科技走才不会落人后。没想到一场冠病疫情加速QR码技术,当时餐饮业者为了减少与食客的实体接触而采用QR码菜单。疫情结束了,许多餐馆仍继续使用,主要是从读取菜单、点菜到付款,整个流程非常便捷,减少人为的错误。

和不谙高科技的妈妈提及上餐馆扫QR码点餐这件事,她第一句问:“那老人怎么办?不会用手机点餐就不用上餐馆吃饭了吗?”说得不无道理。

最近到住家附近的购物中心用餐,这家售卖海南猪扒饭的小食店从点餐、付款(不接受现金)、取餐全电子化,就连吃完后都由食客自动清理,根本无须和任何店员沟通。如此简化的服务正符合速战速决的忙碌都市人。

那天为了满足好奇心,我到无人值守便利店外观察。店面虽比一般便利店小一半,但货品齐全。店外还设有微波炉方便顾客将冷冻食品加热吃。我逗留十几分钟,乏人问津。几步之遥则是一家有店员值守的同品牌便利店,人流量多。

看来,人工智能所创造的简化服务虽便捷,却抵挡不了有人服务的温度。

刊登《联合早报》副刊之「专程行走」专栏
2/4/2024

Roti

简单的一片roti prata蕴含早期印族移民来南洋拼搏的辛劳。(蓝郁摄)

这么多年以来,我竟然误解了roti(面包)。一直以为该词汇源自马来语,直到不久前读了《纽约时报》一篇报道才恍然大悟,roti原来属印地语。

会有这样的误解和卖roti prata(印度煎饼)摊位有关。明知印度煎饼是印度同胞的庶民小吃,但从小就被招牌上的其他食物如mee goreng、nasi briyani误导。这些异族美食名称皆是马来和印地语的混合体,凸显岛国的多元特色,不加以留意还真不容易分辨呢。

这个误解倒开启我对roti的兴趣。Roti早期随着印度人离乡背井在异乡开枝散叶,有了不同的身份。岛国熟悉不过的roti prata,在马国却称为roti canai。斯里兰卡的道街头美食kottu roti,则以面包切碎,与蔬菜、肉类和鸡蛋翻炒,卖相如炒粿条。西方国家普遍称roti为chappati,配搭各种馅料,变化多端。

怀念植物园旁的旧达曼士拉西(Taman Serasi)熟食中心,那里以售卖马来夹料面包roti John著称。“约翰”这个名称众说纷纭,据悉在英殖民时期,约翰乏指洋人,可以肯定的是,这道小吃当时是为洋食客烹制。熟食中心已在2001年拆除,现代版的roti John加了蛋黄酱也丰富馅料,犹如甘榜蜕变成城市,失去了淳朴。

我对roti prata则有特殊的情怀,这是爸爸在世时最爱吃的美食之一。他经常独自在外走动时,会吃印度煎饼满足口腹之欲。照顾老人家的那几年,每次带他去附近的理发店剪头发后,都会在咖啡店一起吃印度煎饼和喝南洋奶茶。

那时爸爸跌倒后在家疗养,开始时还能走动。虽然行动缓慢,却能在我和帮佣的陪伴下从住家步行到理发店。每一次享用印度煎饼可谓一种犒赏,鼓励他多活动,看他吃得心满意足,自己也欣慰。

后来爸爸的身体逐渐衰弱,体力大不如前,步行去理发店的每一步越来越艰辛,唯有以轮椅代步。我们还是会在理发后吃印度煎饼,让他有所期待。一直到爸爸无法正常进食,只能吃软体食物,理发之后就没再吃印度煎饼了。

不久前到四马路观音堂拜拜后,在毗邻的熟食中心果腹充饥,想起许久没吃印度煎饼,于是点了一片鸡蛋prata,没想到价格已起到1元8角。我蘸着咖喱汁吃,不禁想起爸爸,满是感触。

Roti的传神之处在于简单的四个字母是饮食与在地文化的融合,离开发源地后在异国延伸出多种滋味,即是接纳与传承。吃的无论是乡情、记忆或日常,每一口都感情饱满。

刊登《联合早报》副刊之「专程行走」专栏
19/3/2024

起跑点

学习之路不就像一场马拉松,不讲求爆发力,每一步凭耐力和毅力来实践,后劲才是关键。

何必在乎起跑点的快慢,重要的是一路的坚持到底。(蓝郁摄)

在我教过的补习学生当中,有个非常特殊的学生L。五年前当兼职补习老师不久,补习中心负责人某天告知,新学年将有个中一生加入华文班;这个学生的小学会考华文成绩不及格,需多关注。负责人还说,他和其父来报名时,竟然黯然流泪。当时很好奇,L的中文程度究竟有多差,是因为畏惧华文而落泪吗?

上课第一天,悉知L念普通学术源流,在家只讲英语,甚少接触华文读物。我发现L的表达能力很弱,总是问一句答一句,反应比同龄孩子慢三拍。他的中文书写能力仅有小学二三年级程度,对于刚执教的我是莫大的挑战。

就这样,我们开始每个星期天两小时的华文课。每次给L做作业,多数答案都不对,而且刚学过的词汇不一会儿就忘得一干二净。我的揣测是L有语言学习障碍,唯有想方法对症下药。我便跟着L的学习进度走,不断重复课本内的词汇,希望他能记牢。然而,他的进展异常的慢,考试成绩一直在及格线徘徊,常为他捏冷汗。

还好L的父母没给他太大压力,并信任我的教学,因此一直教他到中四会考。L一向沉默寡言,喜怒哀乐甚少挂在脸上;他念中三时才逐渐敞开心扉,比较愿意分享生活点滴。我这才知道他的爱好是建造机器人模型,数学是强项,于是建议他攻读机械相关课程。令我惊讶的是,他还是个钢琴好手,已考取八级!

几次问及志愿,L总是一脸茫然,毫无头绪。有天他说希望N水准后能进入理工学院工程系的预科班,他终于有了目标,开窍了。后来我把《联合早报》的“街访街坊”报道融入教材,希望L能从这些小人物的故事增强普通常识,不仅开拓视野,对他的作文也有帮助,并起着励志作用。

L升上中四那年,华文仍没有显著进步。报读理工学院预科班的准则是英文、数学和成绩最佳三个科目在12分以内,可不包括华文。虽然如此,我还是一直鼓励他学好中文。在学习道路上,L确实比其他学生坎坷。天资聪颖的学生一下子就把生字记牢,品行不差的L却读得如此艰辛,不得不为他叫屈。

去年N水准成绩放榜那天,L发来短信给我看成绩单。他的中文不仅及格,多数科目都考获特优!他真诚向我道谢,我为他深感骄傲,如释重负。L蓄势待发,铆足全力应考,总算苦尽甘来。

打从教补习那天起,告诉自己绝不能放弃任何学生,毕竟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不同。学习之路不就像一场马拉松,不讲求爆发力,每一步凭耐力和毅力来实践,后劲才是关键。

刊登《联合早报》副刊之「专程行走」专栏
5/3/2024

韩式咖啡馆

Bommoi的木制平台椅灵感来自韩国的传统坐式文化,充满异国情调。(蓝郁摄)

亚美尼亚街开了一家咖啡馆。路过几次,被“Book Cafe”的招牌吸引,毕竟城里售卖书籍的咖啡馆(或售卖茶点的书店)不多,很好奇这家咖啡馆葫芦里卖什么药。

再仔细看,玻璃门写着端正的韩文,原来名为“Bommoi”的书籍咖啡馆是家韩式咖啡馆。这更引起我的兴趣,印象中,岛国从没有过韩式book cafe。

在好奇心的驱使下,我在一个午后走进Bommoi。有意思的是,咖啡馆保留旧建筑物结构,推开门后须爬上几个小台阶才算正式进入。Bommoi的半个店面为书店,摆卖大量韩文儿童绘本,还有一些韩文英译文学作品;另一半则是咖啡座,木制平台椅灵感来自韩国的传统坐式文化,看起来非常舒适。虽然不谙韩语,我被这个清幽氛围吸引,闹中取静,方能感受业者营造优雅空间的用心和诚意。

当时因步履匆匆,我并没有坐下来喝饮料。告诉自己一定要找个适当的时间再访,好好沉浸在这个充满书香味的空间里。

和看电影一样,泡咖啡馆需要闲情,心情对了便能对号入座。刚好前阵子清假遇上雨季,想到这样的天气最适合躲在咖啡馆里,于是有造访Bommoi的动机。这一次,我点了一杯韩国品牌Altdif的热茶,找了个靠窗的位置,一个人舒舒服服窝在咖啡馆里让脑袋放空。

我偶尔放下茶杯走到书店区,浏览业者精心策划的书选。这些韩国儿童绘本不仅画风颇具特色,印刷也精美,让我看到韩国对儿童读物的重视,以及出版业的蓬勃发展。业者还精挑一些韩国文学作品,当中就有已故著名韩籍诗人尹东柱和邓芝溶的诗集。

咖啡馆一隅同时展售韩籍艺术家的陶瓷和传统梳子艺术品,相当精致。其实Bommoi何止是一家book cafe,它更像一个文创空间,跨越语言藩篱,即是认识韩国文化的桥梁,仿佛置身当地的个性精品店。值得一提的是,咖啡馆播放的韩国传统音乐很疗愈,增添异国情调。

Bommoi的两位经营者为韩籍Yuree和Ynok。前者是旅居岛国多年的产品设计师,咖啡馆融入传统与现代元素的木制书架、座椅和茶几皆出自她的巧手;后者则负责书类的策划。当天,她们俩都在咖啡馆柜台前有说有笑,格外亲切。

我坐在窗前喝着热饮打稿,也看天气的变幻莫测,午后骤雨停了阳光普照,不过几分钟又下起滂沱大雨。Bommoi成了这怪天气的避风港。待了近三小时,天空终于放晴,咖啡馆晚上7时打烊前,收拾好心情继续上路。这咖啡馆有温度,还会回来,和自己有约。

刊登《联合早报》副刊之「专程行走」专栏
20/2/2024

看电影

看电影具有仪式感,包括等待入场的期待,那是看大银幕不可或缺的体验。(蓝郁摄)

其实我并不在乎一部影片获奖与否,重要的是影片在若干年后还能细细咀嚼和品味,甚至有新感悟。那才是看电影的最大收获。

说来有些不好意思,我最后一次走进电影院已是五年前的事,看的是韩语片《寄生上流》。我并非电影发烧友,看电影重质不重量,一部好电影如同一本好书,能够深受启发。看电影也能让自己从现实中抽离;戏如人生,走入剧情,沉浸在别人扮演的角色中,那是对人性的了解与探索。

有一段时期经常到电影院看电影,看的皆是好片。遇到想看的片子会拿半天假,利用周日下午独自看电影,不仅能避开周末人潮,而且周日票价一般不到十元,很划算。

伍迪·艾伦的影片看了不少,欣赏他的天马行空,《午夜巴黎》是我的十大心仪电影之一。梅姨演绎的“铁娘子”撒切尔夫人和美国女厨师朱莉亚(Julia Child)惟妙惟肖,精湛演技值回票价。李安的电影制作严谨,必定买票支持。难忘国家博物馆分别举办杨德昌和侯孝贤电影回顾展,一周追看数部影片为的是弥补当年所错过的台湾新浪潮电影。

后来看电影竟成了时间和金钱上的奢侈。那时辞掉工作成为看护者后,把精神和时间投入在照顾家里的老人,没多少闲情看电影,更别说踏入电影院。况且当时身为自雇人士收入不稳定,消遣的开销收紧,看电影遥不可及。

疫情肆虐那几年,想到在封闭的空间和陌生人共处超过一小时,就没勇气进入电影院。即便目前串流媒体盛行,能够随时通过网络观赏影片,我是没耐性乖乖坐在家里看完一部片子。像我这种老派的人还是比较喜欢电影院的大银幕,那绝对是无法复制的感官享受。

最近拿假有些闲情,突然想重温看电影的感觉,于是给自己再次踏入电影院的理由。对我而言,看电影带有仪式感,从买票,等待入场,在漆黑中找座位,看大银幕的广告,散场后回到现实的刹那……这些皆构成看电影的整体体验。

那天看的是宫崎骏动画片《苍鹭与少年》,从大银幕留意很多画工细节,尤其是光影的交错,非常细腻。影院的优质音响也丰富听觉感官,两个小时专注在少年牧真人的奇幻冒险之旅情节中,好不过瘾。看电影的熟悉感回来了,享受其中。

原以为周日傍晚的电影院会格外冷清,没想到我看的那场戏,观众填满三分之一的座位,算是不错。纳闷的是,周日18元票价为何如此昂贵,莫非现在的票价也随着通货膨胀大幅度涨价?

翌日金球奖把最佳动画片颁给《苍鹭与少年》,实至名归,我知道我看了一部好影片。其实我并不在乎一部影片获奖与否,重要的是影片在若干年后还能细细咀嚼和品味,甚至有新感悟。那才是看电影的最大收获。

刊登《联合早报》副刊之「专程行走」专栏
6/1/2024

力争上游

小学老师在纪念册写下“自强不息”,激励在不同环境下力求上进,一生受用。(蓝郁摄)

本地电影《大风吹》前阵子掀起波澜,华校生再次成为话题。在我念中小学的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,已实行双语教育政策,没有所谓的华校生了,因此我只能以客观的视角解读相关课题。

虽然如此,华校生这个字眼对我而言并不陌生。妈妈是华校生,爸爸则是英校生。爸爸在世时,偶尔听他们聊起一些华校背景的亲友,多少会提及是华校生,毫无贬义,反而有种亲切感。

这几年的问卷调查工作也遇到不少有一定年纪的华校生。问卷开始前,我通常都会问受访者要以什么语言进行。有些选择用华语的会坦然地说:“用华语吧,我是受华文教育的。”

其中有两位受访者让我留下深刻印象。有位近60岁的大姐称自己为“最后一批华校生”,她有点自卑地说由于念华校,英语不灵光,在职场上一直是个小文员,薪水不及英校生。语气中的无奈似乎是无法改变的宿命。然而,她愿意参与问卷调查,方能感受她的诚意。

另一位华校生是60来岁的单身汉。进行问卷调查时,他对答如流,过程顺利。工作完毕后,健谈的他与我攀谈。话题一直围绕他身为华校生,从服兵役到踏入社会工作所遇到的种种不公平待遇和歧视。我就当作他的人生故事般耐心聆听,但他越扯越远,讲了超过半小时还喋喋不休,让我感到不自在。我便以须赶去另个家访为由,客气地告辞。

当然我也曾遇到以华校生为傲的受访者。从交谈中了解他们不被这样的身份束缚,在逆境中求存,生活与职场两得意。

因为做家访的这些经历让我对华校生有另一番注解。“华校生”在词典里是不存在的,就连在电脑键盘打字也不会出现联想词;但这三个字在岛国早期的教育系统中却背负着一个大环境的包袱,有起有落,绝不能视而不见。有时会想,我和最后一批华校生其实相差不过几岁,存在的却是教育的鸿沟,造就截然不同的教育背景。

在岛国,每一代国人必须在个别教育制度下成长,很多时候不由得我们选择。我念小学三年级时刚实行小学分流制度,我们那一代学生成了“试验品”,学业差的同学须读六年以上的小学教育(也就有2002年的电影《小孩不笨》)。升上中学又面临特选、快捷和普通班的分流制度,有些学生因此被标签。所幸,实施近40年的中学分流制度今年起已取消。

只能说在不同的教育制度和改革下,有人受益有人受挫,必须力争上游,努力适从,确保不被抛于人后。

刊登《联合早报》副刊之「专程行走」专栏
23/1/2024

大自然的音符


台湾阳明山的芒草随风摇曳,传入耳边的是风的絮语。(蓝郁摄)

数年前从《小日子》杂志中悉知台湾有个乐团以在地的生态环境为灵感,创作出优美的演奏曲。名为Cicada的四人乐队,由钢琴手江致洁、小提琴手许罡恺、大提琴手杨庭祯与吉他手蔡巽洋组成,曲风为新古典乐。

Cicada是蝉的英文名称,之所以取名Cicada是因为人们察觉到蝉的出现,往往只听其声不见其体。成军于2009年的乐团十多年来已推出至少九张音乐专辑。他们潜入海洋,走进森林,吸取大自然的精华,作品丰富多元。

Cicada接受《小日子》的访问时刚推出新专辑《走入有雾的森林》,这是乐团成团10年之际,从海洋走向高山的创作。我甚少听演奏曲专辑,不过对其创作理念颇为赞赏。上网听了几首曲子,皆留下好印象。

令人喜出望外的是,Cicada去年11月底前来新加坡举办一场音乐会,并在草根书室办了创作分享会,两项活动的门票都售罄。他们的音乐版图终于延伸到岛国,让更多人认识这支出色的乐团。可惜我抽不出时间出席,错过现场聆听他们的分享和表演。虽然有点小遗憾,但人生过半百无须事事强求,期待未来能有机会观赏。

最近的周末深夜,我都上乐团官网看演奏视频,让我陶醉其中。音乐录像里的台湾自然景观拍得唯美,无论闭上双眸听演奏曲给予的想象空间,抑或边听边观赏画面的视觉享受,都有意境美。有些画面以高空拍摄,不禁想起已故台湾纪录片导演齐伯林的《看见台湾》,同样以关爱台湾的大自然为出发点,触动人心。

想起多年前在台湾阳明山领略大自然的气魄。当时我在小油坑看遍地的芒草随风摇曳,风呼呼地吹,方能感受风穿过山山脉、穿过峡谷、穿过树林,如缱绻絮语传入耳边。我把风声录下来,当作大自然的礼赞收藏起来。

那年台湾友人带我到台东海岸听涛。他是我当年在花莲七星潭旅游时认识的淘气小男孩,10年后我们偶然联系上,我后来专程去台东找他。朋友带我去的海边是他常看海的地方,从小与海为伍,我想他的生活离不开海浪拍打岸边的涛声。

写这篇稿子的当儿,电脑正播放Cicada创作的《巨木曾在的痕迹》,画面是台湾原始的桧木林。魁梧的桧木曾被砍伐殆尽,通过森林保育计划,再次茂盛。我的思绪也随着旋律走入树林,仿佛闻到桧木的幽香。

Cicada用音符描绘自然生态的面面观,并以悠扬的演奏曲把大自然深藏的故事诠释得丝丝入扣,时儿委婉时儿激荡。山的灵气、海的磅礴,有种无法言喻的能量,净化心灵,这不正是城市人所需的养分吗?

刊登《联合早报》副刊之「专程行走」专栏
9/1/2024

与圣诞树有约

圣诞树在发光前,总有一群幕后功臣默默付出。(蓝郁摄)

圣诞树还是别人家的好看。

其实我们家客厅从未摆过圣诞树,会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小时候住在美玲街三房式组屋,每逢圣诞节,对面的组屋单位总会放置一棵圣诞树。夜晚时分,闪闪发光的圣诞树非常耀眼,照亮整个房子,格外温馨。

我和哥哥喜欢从厨房窗口望出去,看着别人家摆在客厅的圣诞树,仿佛那也是我们独有的圣诞节。不仅如此,有些夜晚还有教会合唱团登门唱圣诞歌,画面简直像极童话故事里的情节,似幻似真。那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没有多少组屋住户会如此奢侈摆放圣诞树。

这个每年和邻居的圣诞树有约的习惯维持了至少四五年,直到我小六会考后举家搬迁为止。该画面至今仍深深烙印在我和哥哥的脑海,成为童年的美好记忆。

圣诞树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意义。我在五星级酒店从事设计的20余年,年年为圣诞节忙碌。圣诞节对酒店来说是极重要的节日,富丽堂皇的大厅总要有气派的圣诞树;而且每年必须推陈出新,搞些创意吸引公众前来欣赏和消费。

早在圣诞节数月前,酒店高层便开始构思圣诞主题,很多时候必须跳出传统圣诞树的框框。记得有一年,酒店把蛋糕糖霜制成小仙女做为圣诞树的主要装饰。

百多个精致的仙女糖霜全由酒店糕点师傅手作而成,非常耗时也考手艺,之后再由工程部、客房部和餐饮部同事齐心协力将三层楼高的圣诞树组装起来,同时将仙女糖霜小心翼翼摆放上去。为了不妨碍日间作息,这项大工程只能从午夜至凌晨通宵进行。酒店接着举行圣诞树亮灯仪式,邀请贵宾出席,为慈善拍卖仙女糖霜,场面隆重热闹。

离开酒店业后虽然不再为圣诞节忙得团团转,每当走街看到大型圣诞树,还是难免会想到装置圣诞树的幕后功臣,感触良多。无论布置的过程多繁琐,圣诞树所散发的光芒能让路人放慢步伐驻足欣赏,这也值得。

上周和挚友出来聚餐,饭后我们心血来潮去欣赏购物中心外的圣诞树装饰。树上的灯饰闪烁,树下的旋转木马转啊转的,洋溢着佳节的喜悦。

难得能和认识超过35年的老友一起在圣诞树前合影留念,如同年少时我们曾在某棵圣诞树前合照。希望友情能像圣诞树般常青。圣诞树见证友情的细水长流,赋予节日深层的意义。感恩。

刊登于《联合早报》副刊之「专程行走」专栏
19/12/23


足迹

  • 87,052 hits

日子

2024年 5月
 12345
6789101112
13141516171819
20212223242526
2728293031  

感谢。感想。

lanyu发表在《梦开始的地方
paikhekmeng发表在《梦开始的地方
lanyu发表在《来福士城=莱佛士城?
名字是否改得彻底,大方的展示在大厦最显眼…发表在《来福士城=莱佛士城?
lanyu发表在《书房

不过期文字